“一鼓轻雷惊蛰后,细筛微雨落梅天。”惊蛰,是春日的第三个节气,气温回暖、春雷乍动、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。惊蛰是一年中最有朝气的日子,轻盈爽亮地来到我们身边,让我们的生活像含苞待放的桃花,一路走下去都有惊喜。现在,让我们跟随小编的步伐,去了解一下惊蛰!
物候现象
惊蛰三候
惊蛰分为三候:“一候桃始华;二候仓庚鸣;三候鹰化为鸠。”他们描述的是进入仲春,桃花红、梨花白,黄莺鸣叫、燕飞来的时节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,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开始回暖,雨水渐多,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,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。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。
二十四番花信风
惊蛰时期的花信风为一候桃花、二候棣棠、三候蔷薇。沾了雨意的桃花,水淋淋的湿,一律收敛起轻薄的野性子,沉静贞婉起来。浅浅的粉,从花瓣的最末端,淡淡地往里洇。洇至最深处,便成了无限温柔的一痕红。又或者,是美人颊上的胭脂,酿成了春天里最美的一盅酒,让人醉了。
传统习俗
吃梨
惊蛰有吃梨的习俗。惊蛰节气,乍暖还寒,气候比较干燥,很容易让人感到口干舌燥。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。
蒙鼓皮
响雷,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。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,长了翅膀的大神,一手持锤,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,发出隆隆的雷声。惊蛰这天,天庭有雷神击天鼓,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。
祭白虎
在广东一带,民间有在惊蛰这天“祭白虎化解是非”的说法,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,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,开口伤人,所谓“祭白虎”,便是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祭拜。
人生的每一次蛰伏,都是生命最好的复苏!那些蛰伏的惊喜,终将会破土而出,与万物一起,随着惊蛰的到来,共赴一场春日的约会。
文字 | 团委宣传部 邓欣悦
图片 | 网络
排版 | 团委新媒体部 潘莹珂
审核老师 | 杨炀